以下是2025年6月20-22日在杭州大会展中心举办的人形机器及机器人技术展览会的8大优势:
产业优势
- 核心部件研制实力强:杭州在机器人减速器、伺服驱动、智能感知、控制系统等核心部件研制环节,拥有新剑机电、环动科技、海康机器人、华睿科技等一批代表性企业。
- 具身智能企业先发优势:在机器人“大脑”领域,有阿里云、有鹿机器人等一批具身智能先发企业,为机器人产业的智能化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研发优势
- 高校与科研机构众多:杭州有浙江大学、西湖大学、北航杭州创新研究院、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浙江机器人及智能装备创新中心、阿里达摩院等创新平台,集聚了一批科研团队。
- 科研成果显著:浙江大学成立机器人研究院和石虎山机器人创新基地,已成功研发多款高性能双足人形机器人。西湖大学在柔性机器人、人机交互等领域拥有一系列世界级科研成果。
平台优势
- 产业创新平台完善:杭州着力推进“一中心一联盟五平台”高能级产业创新平台建设,包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人形机器人产业联盟,以及服务全产业链的关键技术攻关平台、公共技术服务平台、训练检验中试平台、场景供需对接平台、产业金融服务平台。
展会规模与展品优势
- 规模宏大:展会总规划展览面积达1.5万平方米,展品范围涵盖机器人关键零部件、整机制造、系统集成等产业链与应用服务。
- 展品丰富:展品包括人形机器人、家用机器人、餐饮机器人、迎宾机器人、儿童机器人、仿生机器人、拟脑机器人、教育机器人、医用机器人、清洁机器人、传感型机器人、交互型机器人、自主型机器人、智能巡逻机器人等,以及伺服系统、传感器、减速器、控制器、关节模组、机器视觉系统、电池与电源管理系统、通信模块以及计算平台与操作系统等关键零部件。
同期活动优势
- 论坛交流深入:展会期间将举办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大会、具身智能技术创新投资论坛、人形机器人外贸出海论坛等多场论坛与产品首发活动。论坛将围绕人形机器人与具身智能的关键技术、技术融合,品牌建设、外贸出海、创新发展及人形机器人的创新生态、机器人产业生态与产业链协同和构建跨界多元共赢等热点话题进行深入探讨,共同推动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生态圈的健康发展。
- 成果发布与签约:同期举办的国际人型机器人创新大会将发布人形机器人产业链的技术成果,并进行产业化项目的签约,为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市场潜力优势
- 行业增长迅速:据相关数据预测,2024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27.6亿元,到2029年达到750亿元,将占到世界总量的32.7%,位居世界第一,到2035年有望规模达到3000亿元。
- 产业集聚效应:作为创新活力之城,浙江杭州正致力于打造国际领先的人形机器人产业集群。目前杭州拥有机器人相关企业200余家,2023年机器人工业产值达150亿元,集聚1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覆盖机器人零部件生产、整机制造、系统集成等产业链环节。
政策支持优势
- 政策规划引领:杭州已正式发布《杭州市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24-2029年)》,从15个方面提出重点任务举措,赋能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根据《规划》,杭州将以“最优本体+最强大脑”为重点,加快构建人形机器人整机研发、设计、制造、应用的一体化创新体系和全产业链生态。
地理位置与设施优势
- 交通便利:杭州地处长江三角洲南翼,是浙江省省会,也是浙江省经济、文化、政治中心,交通便利,便于国内外参展商和观众前来参展。
- 会展设施完善:杭州大会展中心设施先进,具备举办大型展会的条件,能够为展览会提供良好的场地和配套服务。